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宋·汝窑
Ru Kiln
800多年前,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
诗句溯源
Verse tracing
800多年前,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他对梦中见到的雨后天空的那种颜色非常喜欢,就给烧瓷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徽宗的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制出了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那种颜色。宋代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中国古代瓷器中,宋瓷以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在中国瓷器(China)史上独树一帜。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要求绝对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
回想三年抗击新冠之路,困难重重,袁红霞教授团队从不忘医者操守,坚持团队发展在时代浪潮发出自身微光,每一个医生、教师、学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锐意进取,阔步前行。在新时代书写中医人的华彩篇章,交出了让患者满意放心的优秀答卷。以下经验来自袁师弟子治疗新冠后遗症的思考和体悟,在学三年虽短,但每每感怀老师授课的谆谆教诲皆感无限深情,每每想起和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一起研读讨论经方经典的日子,都会无限怀念······
症候解析
Symptom analysis
中医之路长且阻,但吾辈甘之如饴
(一)从方证对应看“阳康”之身疼痛、咽痛纳差、咽痒咳嗽
1、高热身痛退热方:
柴 胡30g 葛 根30g 羌 活10g 白 芷10g
桔 梗10g 黄 芩10g 生石膏30g 白 芍10g
生甘草10g 生 姜10g 大 枣6g
2、热退咽痛纳差方:
柴 胡15g 黄 芩10g 清半夏10g 太子参3g
郁 金10g 炙杷叶15g 射 干10g 通 草6g
淡豆豉20g
3、热退咽痒咳嗽方:
蜜紫菀15g 炙百部10g 白 前10g 桔 梗10g
杏 仁10g 僵 蚕6g 蝉 蜕 6g 陈 皮10g
甘 草 6g 沙 参10g
(天津中医药大学袁红霞教授和南开区三潭医院唐丽明主任共同研发)
(二)从辨证论治看“阳康”之不寐
“新冠阳康之后,好多病人皆出现乏力、呕吐、失眠的后遗症,投以半夏厚朴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等加减。我初学中医,就谈“辨证论治”,那个时候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并无很深感悟。入临床之后,稍理解,但仍囿于简单的方证对应,虽时有疗效,但看病仍有雾里看花之感。直到新冠时,症状复杂,突感手忙脚乱,但静下心来细思,一切仍是有迹可循,也是在这个时候明白“辨证”辨的是什么。辨证首先要明白的是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的运行,人体经络的走向巡行等,这些构成了人体,是一个人不可分割的生命状态。第二要明白的就是生命状态是动态的,非静态的,是不断在变化运行的。所以人患新冠以后,就是感受或寒或湿或热等外邪后,体内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改变,这些改变会让人体产生一些暂时的功能上的改变,可能表现为各种症状。而中医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些症状,从而明白他体内的这些脏腑器官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继而对这些变化予以调整,从而恢复人体正常的功能。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考验的是大夫的中医功底和临证经验的积累。所以经此一役,感到中医辨证的魅力与精妙,但学易精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医之路长且阻,但吾辈甘之如饴。”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 董刘佳)
(三)从升降相因看“阳康”之厌食
“奥密克戎感染后,患者群会出现诸多后遗症状,而厌食是主要后遗症状之一。罹患厌食症的患者常伴有味觉、嗅觉减退,食不知味,难以下咽,勉强进食则伴有恶心,脘腹胀满等,久之又会出现乏力、寐差、烦躁等症状,不利于身体康复,同时,也增加了并发“白肺”、心肌炎、新冠后抑郁等疾病的风险。
经验方:除厌食外,人群常有便秘,舌淡红苔白(腻)等症候,中医认为与湿毒未化,少阳枢机不利有关,基于此,经验处方以小柴胡汤为底方化裁而来: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太子参10克,生白术20克,枳壳10克,佩兰10克,霍香10克,焦三仙各15克,陈皮10克。
经验方加减:1.儿童用量为该用量的1/3~2/3;2.伴腹泻者,生白术改成炒白术20克,去掉枳壳。
心得体会:奥密克戎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后,也需要静养和修复,即中医认为的邪去正衰,而正气来复需要时间、充分休息以及合理饮食。若患者素体本虚,感染新冠后,往往有厌食的表现。此时治疗应当以培补正气为主,开胃进食为辅。关于培补正气,应该指培补少阳生气,《内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故该经验方以小柴胡汤为底方。奥密克戎属于中医“疫毒”、“寒湿疫”的范畴,湿性粘滞,易困气机碍脾胃,故当中加芳香如佩兰、霍香,取芳香化湿之意,用枳壳、生白术,旨在通达胃腑,胃以降为和,以降为补,最后,佐以开胃进食之焦三仙,共起醒脾开胃之效。该方用之临床多有效验。特推荐每天练习八段锦早晚各一次,强身健体,顾护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心安则不惧!”
(天津南开恒仁中医医院 郑振涛)
(四)从三因制宜看“阳康”之气虚:
“玉嫔至今已接诊近80位新冠肺炎后遗症患者,愿分享。马来西亚的新冠后遗症患者常见咳嗽反复,干咳或夹痰,痰色可白或黄,疲乏,纳差等症状。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专家都提出与“湿”、“毒”、“疫”息息相关,方案里亦提出此病的后期调理以益气养阴或健脾益气为主,如生脉散、参苓白术散等方,以治疗患者病后气短乏力等气虚之症。但由于马来西亚气候多为炎热,不限于湿毒疫之说,并夹有“热”伏于内,伤阴伤津。患者体现阴液不足尤甚,除了以上所提出的后遗症常见症状,同时常伴有咽干不利,口渴欲饮,舌红苔薄干或白或黄之象,正虚当即亦有余邪未尽。“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由于后遗症患者有咳或不欲饮食或有渴,我常用小柴胡汤合沙参麦冬汤,以扶正祛邪,养阴生津。亦投生脉散,结果助热而效果不佳,合用养阴清肺汤却见纳差尤甚苔厚腻,故用沙参麦冬汤养阴清热,方中扁豆护胃健脾。若痰盛内蕴,气滞壅塞者,上方加陈皮、桔梗、瓜蒌和桃仁,可豁痰开胸。若气短乏力明显者,可加西洋参炖煮另服,益气养阴生津。此为个人体会,未能代表大部分新冠后遗症的有效治疗,只显三因制宜之则。”
(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 杨玉嫔)
致谢与感恩
Acknowledgement
金虎辞去旧日阴霾,癸兔迎来今朝春色。在这春意盎然、春和景明的阳春二月,我们作为学生、教师、医者,秉持“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一寸光阴不可轻”、“铁马冰河入梦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目标和决心,昂扬向前,不忘初心;厉兵秣马,携手并进;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感谢分享
More
投稿|赵艺
编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