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多喝热水啦

2022-10-20 20:36
4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每当身边的小仙女们愁眉苦脸说到:“我肚子疼”,你还在脱口而出“多喝热水”吗?热水虽好,但只能缓解一时之痛,对于反复的腹痛依旧没有办法治疗。《伤寒杂病论》中有一小方,宣称能治疗女性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5条:妇人怀妊,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7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半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条文中描述了“腹中㽲痛” “腹中诸疾痛”等以腹部疼痛为特征的证候,其提示疾病可能波及不同脏腑,并不局限于妇人子宫,例如输卵管肿胀、盆腔炎、膀胱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等均可以当归芍药散治之。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经方专家黄煌教授亦认为此方对于黄褐斑以及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同样效果喜人。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说文》‘㽲’音‘绞’,腹中急也,乃血不足,而水反侵之也。血不足而水侵,则胎失其所养,而反得其所害矣,腹中能无㽲痛乎?赵氏曰:此因脾士为木邪所客,谷气不举,湿气下流,搏于阴血而痛,故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亦通。”本方所治之证多是由肝脾不和,血瘀水停所致。故以当归芍药散养血柔肝,健脾利湿。方中白芍、当归、川芎调肝养血活血;白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利窍。三味血分药合三味利水之药,六味相伍,肝脾同调,血水同治,则肝气调,脾土运,湿浊下行,腹痛自愈。


李某 女 35岁  2020.09.09于天津市南开医院就诊

初诊

主诉:痛经1年余,加重2周。

患者自诉近1年出现经期腹痛严重,间断服用中西药,效果不显,故来就诊。末次月经:2020.08.12,月经将至。平素月经周期32天,经期5-7天,量正常,色偏暗,伴有血块。经期腹痛严重,需服止痛药,常伴有双下肢水肿。平素情绪焦虑,善悲欲哭。纳可,食欲佳,夜寐安。大便日2行,不成形,常有便前腹痛。小便调。

舌质黯胖,苔薄白腻,脉弦滑。

辨证:肝脾不调,心神失养

治法:健脾柔肝,养心安神

处方:当归芍药散+甘麦大枣汤+痛泻要方

当归10 白芍15 川芎10 茯苓20

炒白术10 泽泻10 炙甘草10 浮小麦30

陈皮6 防风10 大枣5枚

7剂水煎,早晚分服。

复诊:上方服至第2付药月经来潮,持续服药至第7付药,痛经明显缓解,经期水肿渐消,大便日渐成形,便前腹痛消。效不更方,原方加减服至下次月经来潮,痛经已消,血块几无,大便正常,情绪愉悦。



患者经期腹痛,多伴有血块,且情绪焦虑,舌质偏黯,脉弦滑,此为肝气郁滞瘀血内停之象;且经期下肢水肿,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为脾虚湿盛之证。选方以当归芍药散养血柔肝,健脾利湿。患者喜悲伤,《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主之。”,故以仲景之小方-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甘缓和中。患者情绪不畅,肝木太过,过旺则乘脾土,故出现大便不成形,便前腹痛之症,以痛泻要方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学习当归芍药散,不仅局限于原文所记录的主要症状—腹部诸痛,临床亦可用于治疗不明原因的水肿、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疾病。学会在综合中比较,归纳中推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经方,运用经方。


袁红霞,医学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市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临证善用经方,疗效显著。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